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热门新闻

工作动态

创新高校扶贫模式 “三结合”精准扶贫帮困 ——我校对口扶贫插柳村工作纪实

作者: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5日 09:06点击:

 

学校投入150万元修建的长4.5公里、宽4.5米的村级主干道

 

 

我校与绥宁县及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区共同打造的中国·绥宁(插柳)文化艺术园

 

 

校党委书记李民到插柳村开展“一进二访”活动

 

 

校长蒋洪新到插柳村开展“一进二访”活动

 

 

全校党员捐款34万多元建成的自来水入户工程

 

 

筹资5万余元建设的9个新型垃圾焚烧炉

 

 

光纤网络进村入户工程

 

 

新建成的1000多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

 

 

村主干道和主要院落安装的100盏太阳能路灯

 

 

组织艺术生在插柳村创作乡村风景美术作品

 

 

‍太空莲种植基地

 

 

投资48万元建设的60千瓦光伏发电站

 

 

携手步步高集团在插柳村设立农产品直供基地

 

 

举办插柳村农民夜校

 

 

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驻村开展文化扶贫活动

 

 

帮助成立插柳村文艺队

 

(记者 粟用湘 通讯员 郑阳辉 陈天嵩)9月28日,《人民日报》要闻版以《湖南师大创新高校扶贫模式 智力资源助力脱贫》为题,对我校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报道。

2015年4月,湖南省委确定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自治乡国家级贫困村插柳村为我校对口帮扶对象。插柳村位于绥宁县东北部,距学校400多公里,新的行政村合并前,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520户,全村总人口1814人。接受扶贫任务以来,学校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使命,充分利用人才、学术、科研优势,坚持党政统筹全局与二级单位精准对口帮扶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驻村帮扶与全县域帮扶相结合的“三结合”思路,扎实有效地推进了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党政统筹全局与二级单位精准对口帮扶相结合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李民、校长蒋洪新任组长的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倍选派了4名长期驻村扶贫队员,对扶贫经费给予了充分保障,先后有11位校领导、56个二级单位前往插柳村开展“一进二访”活动。校党委书记李民前后5次赶赴插柳村、2次亲率驻村工作队和插柳村村支两委等相关同志赴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和通道县皇都侗寨写生基地,学习考察精准扶贫经验。

全体校领导和30多个二级单位纷纷“结穷亲”,与驻村工作队确定的31户特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其中最困难的四户由书记、校长、副书记和分管扶贫工作的副校长直接包户。各二级单位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先后选派教师教育、土地规划、生态环境、旅游规划、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上100人次,在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分别为各自结对的贫困户“量身定做”帮扶计划,做到一户一策,帮扶到位。

二、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驻村工作队进驻以前,插柳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村级主干道坑坑洼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500多户农户饮水健康难以保障,网络信息化建设基本为零;村级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少数民族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与传承,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乏味……

学校扶贫工作队驻村后,从改善基础设施着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实施了村道硬化、自来水入户、垃圾焚烧炉建设、光纤网络入村、路灯亮化、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等多项重点工程。在不要村集体和村民掏一分钱的前提下,学校先后投入150万元修建了长4.5公里、宽4.5米的村级主干道;向全校党员募集捐款34万多元实施了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了全村500多户农户健康饮水问题;筹资5万余元建设了9个新型垃圾焚烧炉;积极争取省市县有关单位支持,建设完成了光纤网络进村入户工程;积极回应广大村民对健身、聚会、活动场所的期盼,征地新建了一个1000多平方的文化活动广场;在村主干道和主要院落,安装了100盏太阳能路灯。上述重点工程建设,使插柳村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为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在大力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驻村工作队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插柳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将4名驻村扶贫队员组建为学校驻插柳村特别党小组,划归党委办公室党支部,确保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二是连续两年暑期由校团委选派80余名师生驻村开展文化扶贫活动,通过农民夜校、红色论坛、课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对留守村民开展法律知识、医疗卫生知识、农业技能知识等培训,对他们进行思想观念和文化技能扶贫;帮助留守儿童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提升素质。三是学校师生为插柳村设计了村徽,谱写了村歌,帮助成立了一支有各年龄层次村民参与的插柳村文艺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学校举办的文化扶贫汇报展演上,村民们和师大师生同台演出,受到村民们的普遍欢迎。

三、坚持将驻村帮扶与全域扶贫相结合

学校始终坚持将提升村民内生动力和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学校智力资源和插柳村的自然资源,科学谋划村级扶贫产业发展。9月24日下午,我校携手绥宁县委县政府与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区,共同打造的中国·绥宁(插柳)文化艺术园开园。这是由我校引进校友资源联合打造的文化艺术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湖南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融艺术品展览、展示、交易服务,艺术家度假、休闲、创作,艺术生写生和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国内外游客休闲、观光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由美术馆、文化广场、艺术家工作室、艺术餐厅、艺术客栈组成,艺术客栈均由插柳村贫困户的住房改造而成,一次性可接待游客和写生学生300余人。项目将充分发挥绥宁县文化旅游资源,让生产、消费、就业同地发生,让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扶贫工作队还帮助村民和村集体开展了太空莲和油菜种植基地建设;建设完工的60千瓦光伏发电站整体投资48万元,预期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左右的收益,收益期达到25年;7月29日,我校携手步步高集团,在插柳村设立订单式农产品直供基地,为插柳村的农副产品打开了一条通向全省、甚至全国的销路,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村民种养农副产品的积极性。这些扶贫项目的实施,初步实现了从单纯资金扶持向智力扶持、技术扶持、项目扶持方面转变。

同时,学校注重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在对插柳村进行精准扶贫时,积极与绥宁县开展校地合作,全面助推绥宁县扶贫攻坚。近日,学校已与绥宁县政府签署了《湖南省绥宁县乡村旅游扶贫合作协议》,还将签署《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绥宁县旅游景区建设、干部与师资培训、民俗文化保护等提供智力支持。

上一条:学校召开“十三五”规划最终数据衔接会
下一条: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插柳文化艺术园开园

关闭